2 2
3 3
1 1

硬质阳极氧化氧化着色颜色不一致的原因?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6-22 08:4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A 硬质氧化氧化染色原理       众所周知,阳极铝硬质氧化氧化膜是由大量垂直于金属表面的六边形晶胞组成,每个晶胞中心有一个膜孔,并具有极强的吸附力,当氧化过的铝制品浸入染料溶液中,硬质阳极氧化染分子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氧化膜的膜孔中,同时与氧化膜形成难以分离的共价键和离子键。这种键结合是可逆的,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解吸附作用。因此,染色之后,必须经过封孔处理,将染料固定在膜孔中,同进增加氧化膜的耐蚀、耐磨等性能。       B 阳极氧化工艺对染色的影响   在铝硬质氧化染色整个流程中,因为氧化工艺原因造成染色不良是比较普遍的。氧化膜的膜厚和孔隙均匀一致是染色时获得均匀一致颜色的前提和基础,为获得均匀一致的氧化膜,保证足够的循环量,冷却量,保证良好的导电性是举足轻重的,此外就是氧化工艺的稳定性。   硫酸浓度,控制在180—200g/l。稍高的硫酸浓度可促进氧化膜的溶解反应加快,利于孔隙的扩张,更易于染色;   铝离子浓度,控制在5—15 g/l。铝离子小于5g/l,生成的氧化膜吸附能力降低,影响上色速度,铝离子大于15g/l时,氧化膜的均匀性受到影响,容易出现不规则的膜层。   铝硬质氧化温度,控制在20℃左右,氧化槽液的温度对染色的影响非常显着,过低的温度致使氧化膜的膜孔致密,染色速度显着减缓;温度过高,氧化膜蔬松,容易粉化,不利于染色的控制,氧化槽的温差变化应在2℃以内为宜。   电流密度,控制在120—180a/m2。电流密度过大,在膜厚一定的情况下,就要相应地缩短铝制品在槽中的电解时间,这样,氧化膜在溶液中的溶解减少,膜孔致密,染色时间加长。同时,膜层容易粉化。   铝硬质氧化膜厚,染色要求氧化膜厚度一般在10μm以上冲溶液。膜厚过低,染色容易出现不均匀现象,同时在要求染深色颜色(如黑色)时,因为膜厚不够,导致染料的沉积量有限,无法达到要求的颜色深度。   总而言之,铝硬质阳极氧化作为铝硬质氧化染色的前工序,是染色的基础。阳极氧化的问题在染色之前,我们很难看到或者根本无法看到,一旦染上色之后,我们会清晰地看到诸如颜色不均匀的现象。而此时,生产工作者往往会把问题的原因归于染色的不正常,而忽略在氧化工艺上寻找原因。铝硬质氧化刚接触氧化染色时就常犯这些错误。

硬质阳极氧化氧化着色颜色不一致的原因?

【概要描述】       A 硬质氧化氧化染色原理

      众所周知,阳极铝硬质氧化氧化膜是由大量垂直于金属表面的六边形晶胞组成,每个晶胞中心有一个膜孔,并具有极强的吸附力,当氧化过的铝制品浸入染料溶液中,硬质阳极氧化染分子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氧化膜的膜孔中,同时与氧化膜形成难以分离的共价键和离子键。这种键结合是可逆的,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解吸附作用。因此,染色之后,必须经过封孔处理,将染料固定在膜孔中,同进增加氧化膜的耐蚀、耐磨等性能。

      B 阳极氧化工艺对染色的影响

  在铝硬质氧化染色整个流程中,因为氧化工艺原因造成染色不良是比较普遍的。氧化膜的膜厚和孔隙均匀一致是染色时获得均匀一致颜色的前提和基础,为获得均匀一致的氧化膜,保证足够的循环量,冷却量,保证良好的导电性是举足轻重的,此外就是氧化工艺的稳定性。

  硫酸浓度,控制在180—200g/l。稍高的硫酸浓度可促进氧化膜的溶解反应加快,利于孔隙的扩张,更易于染色;

  铝离子浓度,控制在5—15 g/l。铝离子小于5g/l,生成的氧化膜吸附能力降低,影响上色速度,铝离子大于15g/l时,氧化膜的均匀性受到影响,容易出现不规则的膜层。

  铝硬质氧化温度,控制在20℃左右,氧化槽液的温度对染色的影响非常显着,过低的温度致使氧化膜的膜孔致密,染色速度显着减缓;温度过高,氧化膜蔬松,容易粉化,不利于染色的控制,氧化槽的温差变化应在2℃以内为宜。

  电流密度,控制在120—180a/m2。电流密度过大,在膜厚一定的情况下,就要相应地缩短铝制品在槽中的电解时间,这样,氧化膜在溶液中的溶解减少,膜孔致密,染色时间加长。同时,膜层容易粉化。

  铝硬质氧化膜厚,染色要求氧化膜厚度一般在10μm以上冲溶液。膜厚过低,染色容易出现不均匀现象,同时在要求染深色颜色(如黑色)时,因为膜厚不够,导致染料的沉积量有限,无法达到要求的颜色深度。

  总而言之,铝硬质阳极氧化作为铝硬质氧化染色的前工序,是染色的基础。阳极氧化的问题在染色之前,我们很难看到或者根本无法看到,一旦染上色之后,我们会清晰地看到诸如颜色不均匀的现象。而此时,生产工作者往往会把问题的原因归于染色的不正常,而忽略在氧化工艺上寻找原因。铝硬质氧化刚接触氧化染色时就常犯这些错误。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6-22 08:44
  • 访问量:
详情

       A 硬质氧化氧化染色原理

      众所周知,阳极铝硬质氧化氧化膜是由大量垂直于金属表面的六边形晶胞组成,每个晶胞中心有一个膜孔,并具有极强的吸附力,当氧化过的铝制品浸入染料溶液中,硬质阳极氧化染分子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氧化膜的膜孔中,同时与氧化膜形成难以分离的共价键和离子键。这种键结合是可逆的,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解吸附作用。因此,染色之后,必须经过封孔处理,将染料固定在膜孔中,同进增加氧化膜的耐蚀、耐磨等性能。

      B 阳极氧化工艺对染色的影响

  在铝硬质氧化染色整个流程中,因为氧化工艺原因造成染色不良是比较普遍的。氧化膜的膜厚和孔隙均匀一致是染色时获得均匀一致颜色的前提和基础,为获得均匀一致的氧化膜,保证足够的循环量,冷却量,保证良好的导电性是举足轻重的,此外就是氧化工艺的稳定性。

  硫酸浓度,控制在180—200g/l。稍高的硫酸浓度可促进氧化膜的溶解反应加快,利于孔隙的扩张,更易于染色;

  铝离子浓度,控制在5—15 g/l。铝离子小于5g/l,生成的氧化膜吸附能力降低,影响上色速度,铝离子大于15g/l时,氧化膜的均匀性受到影响,容易出现不规则的膜层。

  铝硬质氧化温度,控制在20℃左右,氧化槽液的温度对染色的影响非常显着,过低的温度致使氧化膜的膜孔致密,染色速度显着减缓;温度过高,氧化膜蔬松,容易粉化,不利于染色的控制,氧化槽的温差变化应在2℃以内为宜。

  电流密度,控制在120—180a/m2。电流密度过大,在膜厚一定的情况下,就要相应地缩短铝制品在槽中的电解时间,这样,氧化膜在溶液中的溶解减少,膜孔致密,染色时间加长。同时,膜层容易粉化。

  铝硬质氧化膜厚,染色要求氧化膜厚度一般在10μm以上冲溶液。膜厚过低,染色容易出现不均匀现象,同时在要求染深色颜色(如黑色)时,因为膜厚不够,导致染料的沉积量有限,无法达到要求的颜色深度。

  总而言之,铝硬质阳极氧化作为铝硬质氧化染色的前工序,是染色的基础。阳极氧化的问题在染色之前,我们很难看到或者根本无法看到,一旦染上色之后,我们会清晰地看到诸如颜色不均匀的现象。而此时,生产工作者往往会把问题的原因归于染色的不正常,而忽略在氧化工艺上寻找原因。铝硬质氧化刚接触氧化染色时就常犯这些错误。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电话

热线:

400-878-3419

地址

地址:

山东省高密市城北工业园

邮箱

邮箱:

czy@sdcyly.com

关于我们

山东橙易铝业有限公司致力于铝型材挤压、深加工于一体化生产型企业,拥有现代化焊接技术,先进数控机床,铣床,车床,冲床,精密切割等深加工设备,从设计→开模→挤压→加工→抛光→表面处理一体化生产。

在线咨询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

页面版权所有 © 山东橙易铝业有限公司  鲁ICP备18022908号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潍坊